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新闻中心

家里这么穷,我还想上大学,是不是很自私?

家里这么穷,我还想上大学,是不是很自私?

公益君 腾讯公益 5天前

围观者们总喜欢给少数成功者“送花”。

高颜值学霸如广西730分理科状元杨晨煜。

?1.png

有才情如考取清华大学的第二季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2.png

称赞之余,也免不得对这些“别人家孩子”艳羡几句。

怀揣大学梦的,更多仍是拼尽全力改变命运的“失语者”

十几年寒窗苦读,他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道路——大学。

特别是在大学已触手可及,但现实又异常无力的时候。


“我也不知道女儿考得好不好”

游春涛毕业于重庆市彭水县彭水第一中学,今年她高考考了569分。

最后,她被重庆师范大学录取。

得知这个消息后,游春涛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徐庭翠。

喜悦围绕着游春涛,但是妈妈却感觉不到。

徐庭翠是个文盲,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她并不知道读大学的意义,也不懂一本和二本的区别。

在她看来,女儿只是换了个学校继续读书,甚至有人问起此事,徐庭翠也只是说:

“上学了,上学了。

游春涛在校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了年级前50名才能得到的奖励——优秀学生奖状。

徐庭翠并不知道奖状上写的是什么,只知道女儿得了奖。

游春涛告诉妈妈,这两个字叫“光荣”。

很多务农打工的家长,想法质朴又现实,粟志诚妈妈也一样。

“我没有读书,也不知道儿子考得好不好,我只是想他能把书读好,以后不要待在这深山里,不要过像我一样的生活……”

“像我一样的生活”是指,做单亲妈妈山里务农。

她会为了节约,一天只吃两顿,农活忙起来,就有一顿没一顿的3.png

家里那几堆土豆,便是她经常吃的主食。

有时候,两个土豆就着开水,便是一餐。

所有的艰辛和苦楚,是为了咬牙坚持,供儿子读书。

儿子也懂事,爸爸早逝,说起妈妈抚养他艰辛,七尺男儿开始流眼泪。

妈妈无比坚毅,告诉他不要哭,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这位没有读过书的母亲,得知儿子有机会上大学,更多的是无奈。

4.png

“我的能力就那么大。

这位56岁的母亲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她一生的壮举便是没有让想读书的孩子早早辍学打工。


“这么多钱,去哪凑呢?”

游春涛的569分全是母亲用背篓背出来的。

妈妈徐庭翠,是个“背篼”。

在重庆市彭水县,人们把搬运工叫做“背篼”。

从业者背着竹制的背篓,为雇主提供人力运输服务。

5.png

一筐沙子足有200斤重,徐庭翠能赚5元钱;一袋100斤重的水泥,徐庭翠能赚2元钱;一筐蔬菜,徐庭翠能赚2元钱……

这样2元5元地赚着,徐庭翠供女儿游春涛读完了高中。

7年前,徐庭翠第一次背上背篓走上街头,加入“背篼”大军。

在彭水,从事这份工作的多是中老年男性,女性可谓凤毛麟角。

因为丈夫突发脑淤血瘫痪,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

迫于生计,徐庭翠只能自己出去赚钱。同时,为了照顾丈夫,还只能选择灵活性较高的职业。

经过考虑,徐庭翠选择背上背篓,走上街头揽活。

6.png

她什么都背,沙子,水泥,蔬菜……

只要给钱,徐庭翠就背。

做背篼7年,徐庭翠背坏了三四个背篓,磨破了十几双鞋子

所背的重量加起来有7、8百万斤,平均每天要背3000多斤。

这些水泥、沙子和砖头,可以浇筑13000多立方米混凝土,体积相当于一栋10层的实心楼房

妈妈背着整个家庭的现在,也背着家庭的明天。

她用背篓把游春涛背到了大学的门口,进门前,却犹豫了

游春涛所报的重庆师范大学,其实收费并不算高,师范专业的学费普遍都在4000元以下。

但4000元钱足以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

徐庭翠想,这么多钱,去哪儿凑呢?

即使有国家提供的助学贷款,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女儿不能再靠着与高中时期同样标准的每月400元生活费生活,而多余的钱,徐庭翠拿不出来。

“军校免学费,还发生活补助”

对很多贫苦家庭而言,一场病、一次离异、一个意外,都能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

他们能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幸运。

7.png

图片中的女孩叫张星,她从小和奶奶长大。

8个月大时,父亲因为涉嫌杀人罪进了监狱,刑期18年。

父亲服刑期间,张星只去探监过一次,狱中的父亲见到女儿十分激动,甚至落泪。

不过,张星并不记恨父亲,“他如果不自保,死的就是他自己”。

相较于对父亲的理解,张星不能接受母亲的做法。

4岁时,母亲离她而去。

她说,父亲是自身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成长,而母亲是在能够做到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自己。

张星的母亲就在家对面的山头上教书,至今只联系过两次。

8.png

张星长大,全靠奶奶。

为了赚钱,还在张星很小的时候,奶奶就把她留在家中,自己到烟厂打工。

饿了,张星就自己生火,煮一些萝卜稀饭充饥。

奶奶上了年纪后,不能在烟厂继续工作,就回到家中专心务农,赚些小钱补贴家用。

9.png

今年高考张星考了599分,这个成绩是她咬牙复读得来的。

相比张星,李涛今年第一次高考,考了611分,高出理科一本线86分。

李涛心仪的学校是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他选择学校的原因很简单:军校免学费,还会发放生活补助

因为李涛家里并不富裕。

10.png

11年前,在外打工的父亲查出患有尿毒症,家庭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人肩上。

那时候,还没有大病统筹补助,父亲每周要透析3次,每次要花费4000多元。

这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是天文数字。

后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父亲的治疗费用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李涛的家庭情况才稍有好转。

每次透析,父亲都要从村里独自骑一个小时的电动车到县城,完成治疗后再回家。

父亲病倒,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母亲身上,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李涛算过一笔账,自己和双胞胎弟弟每个月读书的生活费加一起要1200元,父亲每个月的治疗费用要2500-3000元。

这加起来,几乎就是母亲每个月打工所赚的工资。

在外打工,母亲非常辛苦,吃住条件都很简陋,却还要供养家庭,这让李涛想尽早为家庭减轻负担。

“去贷款去借,我也要上大学”

这些年来,读书改变命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但即便是共识,也有

很多贫困学子会问:

“家里这么穷,我还读书,是不是很自私?

他们当中很多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16年读书生涯,常常是怀着愧疚度过的。

冉芳去年文科考了450分,她说,家里缺钱是她一直以来的印象。

初一时,因为经济原因,父亲曾一度要求冉芳辍学出去打工挣钱。

家庭实在太困难,知识不能立即带来钱财,也不怪父亲觉得,钱比知识更加重要。

最终还是亲戚说服父亲,让父亲改变了想法。

她说不然,或许她就一辈子只能待在大山里,做家庭妇女了。

11.png

相关新闻

更多>
  • 人间正道 浩荡前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中国慈善年会征文启动

  •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典沙龙圆满成功,收获颇丰!

  • 康晓光:公益商业化、政商合流阉割公益,被滥用的社会企业是其“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