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新闻中心

直到尸体被冲上海滩,它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

直到尸体被冲上海滩,它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

公益君 腾讯公益 3天前

明天是世界海洋日。

过去提到海洋,人们脑海浮现的多是美和快乐。

但如今再说到海洋,却总是因为一些令人心碎的事情:

5月2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的Cefalù 渔村,一头粉色的抹香鲸尸体被发现搁浅,胃部塞满了塑料垃圾。

这已经是今年来第5头被冲上意大利海岸的鲸鱼尸体。

其中在撒丁岛海滩搁浅那头,肚子里不仅能翻出22公斤的塑料袋、塑料杯盘、渔网鱼线,甚至毛巾床单,还有一个2.45米长的鲸鱼胎儿。

或许是因为被严重感染,胎死腹中。

海豚也不能幸免。

5月1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的海滩,一条雄性海豚搁浅,内脏严重受损。

一根长约60厘米的塑料软管卡在尸体的食道和胃部,触目惊心。

尽管这些鲸豚的确切死亡原因还有待研究,但它们体内出现大量塑料已是不争事实。

据统计,每年被倒进海洋的塑料垃圾有800万吨。

仅仅是垃圾中的塑料渔网,每年就能杀死3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还有超过40万只海鸟。

“数以万亿吨的塑料正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灵。”

在去年播出的纪录片《被塑料淹没》中,自然生物学家Liz Bonnin说。

“我们的星球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之一。”


躲不开的塑料追杀

死去的鲸豚为什么会吞下这么多塑料?

很有可能是因为塑料好闻。

研究表明,塑料上附着的海藻有一种气味,吸引了很多海洋物种。

它们看上去也很好吃。

在一些生物眼中,塑料微粒就像鱼卵,塑料袋就像水母。

一看见就想吞掉。

51.png

数据显示,被发现吞食塑料的海洋动物已超过200种。

近年来,它们体内的塑料越来越多。

在澳大利亚豪勋爵岛调研海鸟的科学家发现,几年前,肉足鹱体内塑料的平均数量是5-6块,现在已上升到30-40块。

最多的时候,大概是260块。

这些肉足鹱居住在开放的海域或海岸线上,它们会吃下任何找到的东西。

成年肉足鹱还会把食物喂给雏鸟,只是它们不知道孩子们吞下的竟是塑料。

它们也不知道,孩子们会因为吃下的塑料太重,永远都飞不起来。

一只只雏鸟虚弱到根本无法躲过激浪,被冲上沙滩。

解剖雏鸟尸体的海洋生物学家Jennifer Lavers曾有记录,一具雏鸟尸体中能找出“相当于人体内10公斤”的塑料。

52.png

这是两大桶矿泉水的重量。

更可怕的是,即便没有吞下大量的塑料垃圾,动物们也难逃一死。

纪录片中,Liz曾跟随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去营救一只奄奄一息的海豹。

海豹只有几个月大,却被渔网线缠住,脖子上已有一圈让人不忍直视的伤口。

就像套着一条“死亡项链”。

当这只海豹一天天地长大,渔网线就会切入皮肤,越切越深。

甚至每当海豹尝试呼吸、吃东西,或者游动时,都有可能遭受到连续不断的伤害。

尽管被注射了抗生素和止痛药,它还是没能挺过被急救的那一晚。

53.png

“这些是有智慧、社交性、有感情的哺乳动物”,Liz说,“可想而知它有多痛。”

对海洋生物致命的还有塑料上携带的细菌。

直到前两年,科学家才发现这种细菌会让珊瑚礁、虾和牡蛎患病。

一旦塑料沉没海底,缠绕或覆盖在珊瑚上,它就会切进珊瑚表层,像一把涂了病菌的尖刀。

珊瑚礁本是小鱼的避难所,也是众多海洋生物的觅食处,如果珊瑚生命垂危,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54.png

更何况,珊瑚礁的生存已经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

如今即使没有全球变暖,它们也躲不开塑料的追杀。


止不住的塑料淹没

其实在最早期的时候,塑料的名声没有现在这么糟。

由它制成的尼龙降落伞和飞机部件,还在二战时帮助过同盟国取得胜利。

它让路上的每辆车变得更轻,更省燃料,更少地污染环境。

它也让新鲜食物能够被包装起来,延长了各种食物的保质期。

它还救过野生动物的命。

早在18世纪中期,像钢琴键、台球、梳子这样的小玩意都由象牙制成,大象的数量因此锐减,象牙的价格也越来越贵。

是塑料的出现,为象牙找到了替代品。

可是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用石油制作塑料,塑料就变得越来越便宜。

便宜到用完一次,即可抛弃。

1955年,美国的《生活》杂志曾庆祝过一场家庭主妇的解放。

55.png

他们拍摄一个家庭把所有的塑料餐盘、餐具、杯子都扔到空中,仿佛这样一扔,所有的脏东西都会消失不见,所有清洗餐具的烦恼都会转瞬即逝。

没有人想过塑料很难被降解的问题。

64年后的现在,扔掉的塑料非但没有凭空消失,新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56.png

在印度尼西亚,艺塔龙河被称为“世界上最脏的河流”。

每天大约有20吨垃圾漂浮在河面上,最终汇入大海。

一些渔民不敢再捕河里的鱼,只能靠捡拾和转卖垃圾为生。

当地政府要求人们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但又不提供任何处理塑料的设施,人们只好把所有垃圾都扔到河岸。

但政府并不是唯一的责任方。

Liz调查发现,村民们很爱用塑料小包装、试用装的生活产品,比如洗洁精、洗发水、牙膏等等,都在市场上卖得非常便宜。

57.png

“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企业为收入很少甚至没收入的村民提供了一种‘付得起的好生活’;另一方面,河里堆满了塑料垃圾。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塑料流进大海最多的国家。

尤其是在线外卖行业的兴起,让塑料污染愈演愈烈。

一些商家为了避免食物漏撒遭到差评,宁肯使用更重的塑料餐盒,更厚的塑料包裹。

58.png

据《纽约时报》报道,科学家估计,2017年,中国的在线外卖业务产生了160万吨包装垃圾,是两年前的九倍。

去年,这个数字更是增加到约200万吨。

几乎没有人愿意回收这些外卖餐盒。

清洗麻烦,重量又不够,“废半天功夫挣几分钱,不值的。”在办公大楼里收废品的人说。

按照研究人员的说法,大量的外卖垃圾很可能会进入垃圾填埋场,然后流入海洋。

“中国外卖行业的快速增长,正导致这个国家被塑料餐盒、餐具和袋子淹没。”


逃不掉的塑料纠缠

世界上已经没有塑料不存在的净土。

在北极圈的海滩,Liz还能捡到番茄酱的塑料瓶。

59.png

在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刚完成“最深深海潜水”的美国探险者Victor Vescovo也发现了塑料袋的存在。

那一刻,他已下潜约10928米。

塑料微粒就更不用说了。

科学家估计,全球海洋中漂浮着超过5万亿块塑料。

随着时间推移,在太阳紫外线、海浪拍打和盐分腐蚀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塑料被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微粒。

60.png

就像一种“塑料烟雾”,直径在5毫米以下,无法用肉眼辨识。

如果水中含有工农业化学物质,就会附着在塑料微粒上,把它们变成“毒药”,然后被海洋生物吞掉。

已有诸多研究表明,塑料微粒可以通过水产品等向人类食物链传播。

根据《每日邮报》的调查,空气中也漂浮着塑料微粒。

美国非营利机构Ormedia还对14个国家的自来水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含有塑料微粒的自来水样品达到平均83%。

61.png

但塑料微粒本身到底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世卫组织负责协调饮水和卫生问题的Bruce Gordon说,“这些都还没有现成的研究给我们答案。”

可以确定的是,最小的塑料微粒能进入人体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可能到达肝脏。

有些塑料碎片还可能会卡在人体的器官中。

一个个扔掉的塑料经过分解、循环,又回到我们的身体里。

我们早已无法摆脱塑料的纠缠。


等不及的塑料革命

塑料垃圾让海洋生态岌岌可危,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

一些政府和企业表示会开始处理问题。

有的企业还向公众保证,在2025年前,他们会让自家的产品100%可回收、可降解、可重新利用。

可2025年已经太晚了。

62.png

据估计,到那时,倾倒进海洋的塑料数量将会是现在的2倍。

Liz去拜访了一些当下正在做出改变的人。

发明家、工程师Adam和John,设计了一款拦截垃圾的特制船Mr. Trash Wheel,能依靠水流转动水轮,推动垃圾传送带,持续收集垃圾。

63.png

荷兰年轻人Boyan Slat研发了“海洋吸尘器”,用一条600多米长的黑色U型管收集垃圾。

如果一切顺利,一年将能收集45-68吨垃圾。

还有David Christian,这位印尼创新公司的创办人发明了一种以海藻为原料的包装制品,可以随着食物一起吃掉,也可以丢弃,让生物自然地分解。

64.png

国内的公益组织也在付出努力。

“守护海岸线”项目定期监测、分析海洋垃圾数据,为国家和地方制定有效的垃圾治理政策提供了很大的支撑。



相关新闻

更多>
  • 人间正道 浩荡前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中国慈善年会征文启动

  •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典沙龙圆满成功,收获颇丰!

  • 康晓光:公益商业化、政商合流阉割公益,被滥用的社会企业是其“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