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联资产捐赠仪式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此次捐赠仪式的主要内容是表彰北大国发院金融硕士校友、EMBA2011级校友、国联资产总裁王岩代表国联资产向北大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
综合教育领域多年的捐赠统计数据来看,2000万元的捐赠额并不十分突出,但上述捐赠报道经媒体发出后没多久却引来不少网友评论,且全部是“负评”。
此次捐赠中网友们控诉的易通贷是什么,易通贷事件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此类资金为何会牵涉公益,接受捐赠时应如何避免卷入此类事件?这一系列问题的源头都要从近年来频繁“爆雷”的P2P网贷说起。
2019年2月,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失信黑名单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一年“爆雷”的P2P平台竟有1282家之多
所谓“P2P网贷”,指的是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贷,其典型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
而从2018年以来,P2P平台相继出事,“爆雷”一词频繁出现在互联网上,意指P2P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据“新华网思客”2018年7月13日报道,仅半个月内,就有超过40家P2P平台相继“爆雷”,涉及资金超过1200亿元。进入2019年,P2P平台“爆雷”事件仍时有发生。譬如,据有关媒体报道,3月28日就爆出P2P头部平台团贷网实控人唐军、张林投案自首,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P2P作为2006年才传入国内,2011年方迎来快速发展期的金融创新模式代表,近年来为何“爆雷”不止呢?综合梳理多方分析发现,P2P平台“爆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纯诈骗平台跑路、因挤兑或坏账倒闭、因自身合规性经不住检查或平台方经营不善而出问题等多方面的原因。
梳理P2P平台的业务,不难发现,不少P2P相关公司与其责任人都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除此次备受质疑的P2P易通贷法定代表人、国联资产总裁王岩代表国联资产向北大捐赠2000万元一事之外,另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16年2月成立团贷网的唐军,早在2016年10月爱佑慈善基金会举办的年度慈善晚宴上,就捐出5200万元善款支持爱佑慈善基金会。
此外,拥有P2P业务“宜人贷”的宜信在2009年就推出助农公益理财平台“宜农贷”,通过宜农贷,资金出借人可以将资金出借给贫困地区的农村借款人,支持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2018年7月因项目逾期、实际控制人失联而“爆雷”的P2P平台礼德财富自2014年开始就携手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发起公益众筹助学项目,助力贫困大学生。
P2P平台“爆雷”事件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P2P平台相关的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带来了影响。王岩代表国联资产向北大捐赠2000万元而遭到P2P平台易通贷相关网友负评一事仅是其中一例。
据了解,易通贷全称是北京易通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属于君石控股集团旗下公司,为出借人群和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
据天眼查显示,北京易通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国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都是王岩。
易通贷是目前国内P2P网贷公司大军中的一个缩影。据易通贷官网介绍,2011年成立的易通贷,在2013年正式上线交易,并在之后荣获了包括“2014年度最佳P2P平台“奖、2015年“互联网金融安全领袖”奖、“2017企业社会责任(CSR)优秀企业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并于2017年5月举办了“爱心无限通惠天下”易通贷关注孤独症儿童大型公益活动,于2017年10月举办关注流动儿童公益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易通贷官网自称接入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系统。然而在2018年12月20日,民政部官网发出公告称,对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作出撤销登记处罚,同时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回顾网友“负评”王岩代表国联资产向北大捐赠一事的起因,可以发现,2018年8月易通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随后,8月30日,易通贷发布《关于易通贷近期经营情况的说明》承诺,公司将在12月26日恢复正常的提现工作。然而到截止日期后,平台仍没能如投资人所愿可以正常提现。因此,出现了2018年12月27日,易通贷总部遭遇投资人上门维权事件。2019年1月30日,因投资人报案,易通贷平台已被公安经侦部门介入调查。
据网贷之家报道,易通贷在中国互金协会信披系统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平台借贷余额为14.58亿元,逾期金额高达17.83亿元,金额逾期率高达119.55%。2019年3月26日,易通贷官网发布《关于2019年3月现金兑付的公告》称,将于3月31日前实现首期普惠式的现金兑付,总金额为1000万元。公告预计,4、5、6月,平台每月均将现金兑付不低于1000万元,平台将持续实现兑付。3月27日,易通贷官网发布补充公告称,此次现金兑付平均每人兑付金额为232元,需出借人自行在平台申请对应金额的提现方能实现。
受捐方为捐赠者举办公益捐赠仪式本意是弘扬爱心和社会正能量,号召人人向善,但国联资产捐赠仪式的新闻却被看到的网友“负评”,甚至是质疑、讽刺,相关新闻也随着这些“负评”再度扩散传播,不仅背离了举办捐赠仪式的初衷,而且也给受捐方以及捐赠本身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看待公益捐赠被P2P受害者“负评”一事?如何避免类似P2P爆雷的负面事件给相关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带来尴尬或负面影响?
长期专注公益筹款与品牌营建的北京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理事、瑞森德咨询机构合伙人岩松表示,上述疑问主要涉及了捐赠伦理的问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环保领域有一个词叫‘漂绿’。简单来讲,就是一家可能做过对环境有危害,或者环境测评不达标的企业,它去捐一笔钱给环保机构,然后去获得一个好的声誉,或者一个跟政府对话沟通的管道,来扭转社会公众或者舆论对它不利的局面和认知。这个叫‘漂绿’。它实际没有改变。”岩松说。
他表示,国际机构对待捐赠伦理“非常地有边界感”,“会做尽职调查”,并解释道:“做尽职调查就是调查它的所谓善款来源是不是符合它的价值观或者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像‘漂绿’肯定就不符合。”岩松建议国内公益捐赠在接受捐赠前应做好尽职调查工作,但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国内公益在做尽职调查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其中就包括尽职调查的成本该由谁承担。岩松谈到,目前网络上有一些收费不高的软件可以做简单的尽职调查,但如果想要了解捐赠方的详细情况,就需要请专业机构进行尽职调查,花费较高,这个成本由谁承担目前还是一个问题。
对于王岩代表国联资产向北大捐赠2000万元而遭到P2P平台易通贷相关网友“负评”一事,岩松还表示,《慈善法》第四章“慈善捐赠”第三十六条规定,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岩松解释道:“这个是企业的钱,企业能够捐出去;如果说不是企业的钱,或者这个权力不属于企业,它不能自由处置,那这个钱捐赠出来是违法的。假设P2P的钱是企业的资产,那企业就有权来使用,这和它经营不善是两回事。经营不善、倒闭等属于另外一个法律范畴。”
“是它的合理收益和利润,它捐了,这个来讲是合法的。但是合不合理呢?我觉得这个有待商榷。”谈到对受争议的捐赠进行评价的标准,岩松反复强调两个观点——合不合法、合不合理。岩松举例说:“如果一个企业拿着,比如说不是它的钱,做这种捐赠,我认为第一个,它不合法,第二个,它有悖于商业伦理和公益伦理。”
- END -
作者/ 张龙蛟 责任编辑/ 高文兴 排版/ 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